本作謎題設計并不涉及《紀念碑谷》的“幾何神功”,和那種文藝氣息濃郁的視覺型游戲相比,該作玩法還是偏向傳統(tǒng)的益智類型。
從第一眼看到它開始,《征服者的鐘聲》(Maestria)就是一部不得不與《紀念碑谷》(Monument Valley)進行比較的游戲,前者同樣采用了簡單的色調(diào)、大色塊以及低多邊形(Low Poly)的設計,游戲的開始畫面兩者也有幾分神似,甚至法國獨立制作人Antoine Latour此前還做了一個和《紀念碑谷》“神同步”的官方網(wǎng)頁(目前已下線)。
然而一旦玩起來,你立刻會覺得設計師的上述做法,完全就是逗你玩——“我說我是山寨貨,你們還真信啊!”
故事背景是這樣的:為了讓失去音準的世界重新回歸和諧,名為Fugue的女孩拿起自己的魔法音叉,穿梭于8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解開所有謎題。和《紀念碑谷》這樣文藝氣息濃郁的視覺型解謎游戲相比,《征服者的鐘聲》的內(nèi)核還偏向傳統(tǒng)。
在全部160個關卡中,玩家要解決的唯一問題,就是讓敲擊擴散出去的音波,按照一定順序觸碰到指定的大鐘。每個關卡開始前,游戲會為玩家自動演示敲擊順序,忘記了也不要緊,屏幕下方的小圖標也會有提示。這些腰身上涂有紅、藍、綠、紫等顏色的大鐘分布在場景中的不同位置,在教學關中,我們可以對其位置進行手動調(diào)整,同時Fugue也是能夠自由移動的,因此解謎就和“排排坐吃果果”差不多了。
接下來,一個個燒腦的挑戰(zhàn)就會隨之而來。很快你就會發(fā)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場合中,你都無法對主角和大鐘進行移動,這一方面是地形的原因,還有關卡本身的限制。只有所在的方格呈現(xiàn)為白色時,才能夠對其進行拖動。整體而言,這種“靜對靜”式的解謎,多動動腦還是能夠一次成功的。
接下來的是“靜對動”性質(zhì)的謎題,在這些關卡中,主角不能移動,或者是只能在少數(shù)格子內(nèi)進行有限的移動。此時有些大鐘會按照固定的軌跡自動行走,因此無論選擇在什么時機進行敲擊,都不能完成關卡的目標。此時擺放少數(shù)可以移動的大鐘的目的,已經(jīng)不是為了能吃到音波,而是打破移動鐘的行動節(jié)奏,從而使鐘鳴的順序符合預期。
“動對動”是游戲中最難的謎題類型,它需要玩家借助道具控制音波的擴散范圍,此類謎題往往并不需要敲響所有的鐘,只需要命中其中幾個即可,這也意味著一旦敲到了目標以外的大鐘,任務就直接失敗了。
常見的道具包括有可以讓音波繼續(xù)擴散但失去作用力(從藍色變?yōu)榧t色),從而安全穿過那些不需要敲響的大鐘的紅色符石;讓聲波傳遞徹底停止的粉紅符石;還有能讓音波往圓心主角所在位置進行反彈的螺絲型魔法石。玩家不僅要考慮“敲什么”,而且“敲幾下”也有明確的要求,根據(jù)道具的作用原理進行邏輯思考,反復嘗試之后才能找到解決之道。
整體而言,本作的謎題并不涉及《紀念碑谷》的“幾何神功”,玩起來與《光之息》(Breath of Light)十分類似。在那部作品中,玩家正是通過對空地上各種道具道具的擺放,引導生命之氣觸碰其他的花骨朵,讓它們競相盛放。那朵正在向外散發(fā)著象征春之力量的光之息的蓮花,今天則變成了“鐘聲”的女主角。
當然,和這部上手讓人覺得無比驚艷,卻嚴重缺乏內(nèi)容的作品相比,《征服者的鐘聲》絕對不會讓你在進入中后期流程之后有乏味的感覺。8個世界包含了北歐、印度、俄羅斯、南歐、哥特等等各式建筑風格,特色的BGM以及新出現(xiàn)的解謎元素也相當符合場景特點。就拿神似《紀念碑谷》第9章《斜坡》地下墓穴的第3個世界“Inner Dark”來說,F(xiàn)ugue在這里就將遭遇自己的黑暗分身,玩起來也頗有些左右手互博的味道。
從游戲的上手度來說,雖然謎題的挑戰(zhàn)性頗高,但每個關卡均可無限重試,馬上就能從頭再來,實在熬不過去干脆點開菜單直接Skip。覺得當前世界挑戰(zhàn)性不夠,玩過之后還有意猶未盡之感,那么在關底結束時還能挑戰(zhàn)5個高能關卡。
距離《紀念碑谷》免費已經(jīng)過去了兩個多月,很多當初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接觸過本作的玩家(筆者便是其中之一),相信早已經(jīng)看到了觀象臺上艾達與無數(shù)烏鴉人一道變成了彩色的鳥兒,沖破天際自由翱翔的壯美一幕。對于老玩家們而言,他們更期待Ustwo能夠盡快拿出一些新東西來。就讓“鐘聲”這樣用“紀念碑谷”的殼來做截然不同內(nèi)容的作品,來伴隨我們熬過這段等待的時光吧。
*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觸樂網(wǎng)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