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舊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
“元宇宙”“區(qū)塊鏈”“NFT”,反正是夜話,我們來簡單地、主觀地談談它們吧。
我在6月初寫了《區(qū)塊鏈游戲真的有未來嗎?》,12月初寫了《在“元宇宙”里,一塊虛擬地產(chǎn)賣出了430萬美元》。寫得不怎么好,不過讀過的朋友至少能看出來我對這類東西有點排斥的心理,我也收到了一些“你就是對它們有成見”之類的評價。
還在讀經(jīng)濟學專業(yè)的時候,我為了更準確點了解區(qū)塊鏈,去看了不少書,也淺嘗輒止地試了試“炒幣”,最后虧了2000塊——如果認為我因為這2000塊打心眼里“恨”它們的話……倒是也不必。那時候我看了不少項目企劃的白皮書,你知道的,就是那種給自己吹上天,吸引投資者來買自己幣的那種。這種白皮書的共性就是假大空,隨便什么玩意都是未來,上面的人也一臉不靠譜的樣子。
但買他們的幣確實能賺到錢——當買的人足夠多,幣的價格就上升,即使它是個空殼子。我要做的就是在價格足夠低的時候買,等大部隊來了再拋售出去。拋晚了,或者對它們產(chǎn)生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的時候,就有可能虧,我的2000塊就是這么沒的。
或許你能從描述中看出來,這種空殼子幣就是典型的龐氏騙局,而龐氏騙局的初期也是能賺到錢的,只不過捏得越久風險越大,當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是個騙局的時候,商品的價格就會暴跌,趨近于它的真實價值(沒有價值),換個詞說就是“歸零”。
至于“元宇宙”——它確實是跟游戲距離近一些啦,我們對“元宇宙”的關(guān)注也比對NFT和區(qū)塊鏈多得多,之前觸樂還參加了一場“元宇宙”大會,但里面幾乎沒人能說明白“元宇宙”到底是個什么。
按我們理解的“元宇宙”最終目的——如果你看過《夏日大作戰(zhàn)》或者《頭號玩家》的話,就是實現(xiàn)這些作品里面的那種虛擬世界。這倆例子都是比較通俗和具象的,不一定準確。當然,如果你看過《雪崩》就更容易理解啦??傊霸钪妗钡奈磥砭褪悄敲匆粋€虛擬的世界,人們在虛擬里按著現(xiàn)實世界的規(guī)則生活,還能有點不太一樣的操作。比如現(xiàn)實中不太好實現(xiàn)的科技,在虛擬世界里就挺好弄,反正也不用管物理法則。最終的最終,這個虛擬世界“也許”會代替現(xiàn)實世界。
這種概念在科幻小說里用得不少,但相比于“科幻小說預見未來”,我覺得它更像“創(chuàng)造技術(shù)的時候往科幻小說上靠”?;蛘哒f,它真的是個新技術(shù)嗎?
從“區(qū)塊鏈”到“NFT”,再到“元宇宙”,如果我們往前看看,上一個類似的新技術(shù)算是“VR”。從2016年所謂的“VR元年”開始,我們究竟經(jīng)歷多少“VR第n次元年”了?2016年的朋友們提出過一個問題:“我們真的需要VR游戲嗎?”到了2021年我們依然有這個問題。哪怕Oculus Quest 2(現(xiàn)在叫Meta Quest 2了)已經(jīng)相當便宜了,也不再要求高配電腦,但它依然沒有一個“殺手級應用”,一個吸引我“不得不買VR”的東西。不是說不能隨便買來玩玩,而是說我們?yōu)槭裁匆欢ㄐ枰粋€VR設備?
同樣,我們也能提出類似的問題:我們真的需要“元宇宙”嗎?我們真的需要“區(qū)塊鏈”嗎?我們真的需要“NFT”嗎?
拋開對目前“元宇宙”公司的不信任,假設它們絕對靠譜,能做出一個大家構(gòu)想的那種“元宇宙”——我們需要一個虛擬世界嗎?
從個人的角度說,這類又高又遠的概念聽起來都挺有意思的,但它們離現(xiàn)實太遠了。我們的生活比十來年前好了不少,全世界都是,但有一些科技卻停滯了有一陣子了。在這些科學和技術(shù)緩慢移動的日子里,我們就得靠發(fā)明一些沒那么靠譜的技術(shù)來刺激大眾,比如說上面不斷重復的“VR”“區(qū)塊鏈”“NFT”“元宇宙”。它們共同的特點是沒人真正需要,沒有不可或缺的需求。
我實在不想再看“元宇宙”新聞了,但它已經(jīng)不斷出現(xiàn)在媒體評選的年度十大熱詞里。在可預見的未來里,我還得接著看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