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值得期待的游戲大作很多,不知道這款小眾的獨立游戲,是否能在部分玩家心里占有一席之地呢?
2015年,《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的導演庵野秀明,曾在55歲生日當天發(fā)表了驚人言論:“日本動畫的壽命也就只有5年了。”他認為日本動畫已過巔峰時期,現(xiàn)在的動畫制作系統(tǒng)處于過勞狀態(tài),人才、資金缺失嚴重,崩潰只是時間問題。這樣的發(fā)言多少有些聳人聽聞,但近幾年內(nèi)容“好看”的日本TV動畫,似乎越來越少。
而近幾年中,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TV動畫,《KILL la KILL》算是一部:它的畫風、人設完全無視主流審美,癲狂的作畫、高速的剪輯、大量的致敬“捏他”和后期幾乎一集一反轉(zhuǎn)的超展開……而當這部動畫的幕后功臣Trigger工作室,確認將參與一款歐美獨立游戲的動畫制作,那款游戲瞬間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這款游戲就是《Indivisible》。
《Indivisible》的開發(fā)團隊Lab Zero Games,2012年通過眾籌的形式,推出了2D格斗游戲《骷髏女孩》。在格斗游戲基本被日系主宰的當下,《骷髏女孩》展現(xiàn)出極高的完成度和可玩性,能以1080P輸出的2D手繪場景、動畫,充足的作畫幀數(shù)也帶來了流暢的動作和不俗的打擊感。
而游戲不僅美術風格獨特,人設也都有些黑暗獵奇,被體內(nèi)怪獸生理吞噬的修女,被分尸過、而使得頭部可以單獨操作的不死人,還有童年被虐待挖去雙目、至今眼眶里都只有空洞的少女……故事中多方勢力所爭奪的“許愿器”Skull Heart,只要許愿者內(nèi)心不潔也會被它污染,多少會讓人想起那個同樣一黑到底的《Fate Zero》。
《骷髏女孩》非常親切地為玩家制作了完整的連擊教學,加上本身較高的完成度,雖然屬于小眾游戲,但也擁有自己的游戲社區(qū)和一票粉絲。
而2015年通過眾籌首度公開的《Indivisible》,保留了前作高清的手繪畫面和流暢動畫,同時嘗試挑戰(zhàn)帶動作元素的RPG。這里的帶動作元素,并非一般玩家以為的ARPG,而是從兩款經(jīng)典游戲中汲取靈感,在無縫銜接、多層次的橫向卷軸地圖中,玩家將使用《超級銀河戰(zhàn)士》的方式來進行地圖探索,遭遇敵人后隨即切換為《北歐女神傳》的戰(zhàn)斗系統(tǒng),整個戰(zhàn)斗過程也是無縫切換。
游戲過程中,玩家所扮演的“Ajna”將沿途遇見并“吸收”各色英靈,這些英靈都將寄宿于她精神世界的“內(nèi)在領域”。玩家可通過“冥想”進入“內(nèi)在領域”,在其中通過和英靈對話,了解他們的個性,解鎖相應的劇情、任務、武器和能力,甚至裝備的升級也并非通過金錢,而要滿足“英靈”鐵匠、軍火商的需求。
而這些獲得的武器、能力,除了可以在戰(zhàn)斗中使用,也能幫助玩家在地圖探索過程中跨越障礙,到達原先到達不了的隱藏區(qū)域——對,就是《超級銀河戰(zhàn)士》模式。
戰(zhàn)斗則基于《北歐女神傳》進行改造,玩家可攜帶3個英靈出戰(zhàn),每個角色映射一個按鍵,點擊即可使用該角色攻擊,基于不同的組合、武器、能力會有多種攻擊形態(tài),而玩家則需要摸清敵方的進攻套路,類似組招一樣計算每個角色的出招時機,換取較高的連擊數(shù)和最大輸出。
然而游戲最吸引人的,是世界觀。游戲融合各地的民間神話傳說進行再創(chuàng)作,構(gòu)建了一個存在“輪回”的多元宇宙,所有角色、英靈、敵人幾乎都有出典。比如主角的名字“Ajna”,在印度哲學中指的是“眉心輪”,是掌管身心運作的七“查克拉”之一。主角的變身形態(tài)“Heruka”,隸屬藏傳佛教的“忿怒尊”,也就是漢傳佛教里的“明王”。
而游戲的世界觀分為東南西北四界,居于四界中央的就是須彌山——在古印度神話和名著《西游記》中,他們有四個更熟悉的名字:南瞻部洲、西牛賀洲、東勝神洲、北俱蘆洲。而游戲中的四界都做了鮮明的文化區(qū)分:主角登場的南界是基于東南亞文化進行設定;西界是蒸汽朋克,因為無意中接觸到了被吞噬的異次元文明而進入工業(yè)革命;北界的原型是北美原住民和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東界的就是掌握了火藥、封閉的古代中國,東界的東北也有一道抵御外敵的高墻。
自游戲公開以來,開發(fā)團隊不定期就會更新關于這個異世界的場景、英靈設定圖乃至實機視頻;在游戲剛剛開始眾籌,還未開始制作的時候,他們就花幾個月做了一個展現(xiàn)玩法和美術風格的游戲原型,作為試玩版發(fā)布在眾籌頁面上。有前一款游戲的品質(zhì)背書,《Indivisible》似乎要比不少已經(jīng)坑了的獨立眾籌游戲要靠譜一些。
音樂方面,游戲請到了曾打造《圣劍傳說》系列的菊田裕樹,貢獻了充滿異域風情的配樂,而開場動畫正如文章開頭所言,交給了Trigger工作室。這次的動畫監(jiān)督吉成曜,參與過《新世界福音戰(zhàn)士》《天元突破紅蓮螺巖》的制作,負責過《KILL la KILL》的OP、ED和原畫、分鏡。
目前,這款游戲確認除了登陸Win、Mac、Linux等PC端,也將登陸Xbox One、PS4和Switch,預定2018秋季發(fā)售。明年值得期待的游戲大作很多,不知道這款小眾的獨立游戲,是否能在部分玩家心里占有一席之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