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結果表明,我的辨色能力,只是比色盲稍稍好一點而已。
在上大學的時候,一個畫插畫的朋友曾經發(fā)來一個辨色能力測試的鏈接讓我做。所謂辨色能力,就是辨認各種顏色細微變化的能力。這種能力在繪畫方面十分必要,畫手們用細微的色調變化來描繪一個物體的光影和質感。簡單舉個例子,一個紅蘋果里面可能包括了從紅到黃再到綠的三種色調變化,這樣這個蘋果才會顯得十分飽滿,符合人們對于蘋果的一般印象。
小時候,我也曾學過一段時間美術,自認辨色能力雖然比不上職業(yè)畫手,但也不至于落到色盲的地步。但測試結果表明,我的辨色能力,只是比色盲稍稍好一點而已。自尊心嚴重受挫的我,對這個結果當然是不服的,于是歸咎于筆記本顯示器。隨后就把這個結果拋在腦后,再不想起。
直到玩了《色獨2》(Blendoku2),我才想起了受顯示器支配的辨色能力測試,和“比色盲好一點點”的測試結果。
這是一款旨在考驗屏幕發(fā)色能力和折磨玩家辨色能力的休閑游戲。玩家需要根據(jù)關卡中給出的顏色和提示,完成由淺到深或者是由深到淺排列組合。玩家主要面臨兩個挑戰(zhàn):第一,如何在一堆看起來十分接近的顏色里找不同;第二,如何在關卡面板上完成“紅配綠”、”黃配紫”等不太常見的漸變過程。我相信玩家在擺弄游戲中的顏色的時候,會對色彩搭配有一個更新的認識。
游戲的關卡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我個人就經歷了一個從輕輕松松到大贊精妙,再到氣急敗壞的過程。這款游戲在一開始上手的時候十分輕松愉快,激發(fā)了我的自信,讓我以為能夠迅速破關;大概從第二大關開始,游戲中漸變的顏色越發(fā)繁雜,用來備選的顏色區(qū)別也越來越小,我需要仔細觀察并且試錯之后才能確定一個顏色應在的位置;現(xiàn)在呢,我已經打到了第四大關開頭,漸漸地開始抓狂起來——主要是由于游戲給出的提示越發(fā)難以解讀:到底那兩種顏色才能混合出那種像薄荷綠但又稍稍發(fā)藍的顏色!是藍綠色還是綠藍色!
即使是真的色盲玩家也不用擔心,這款游戲中內置了色盲模式。色盲色弱玩家可以開啟色盲模式,獲得不同的顯示效果——色盲又不是真的什么顏色都看不見,只是對于某種顏色的辨識能力差一些,換個配色一樣能玩。
除了最基本的關卡模式,游戲中還有給世界名畫配色的“繪畫”模式,通過邀請Facebook好友進行比賽的“多人”模式;每日任務和更多關卡正在開發(fā)中。如果你想測試一個人的色感或者摧毀一個人對于色彩的自信,那么這款游戲再合適不過了。
經過這款游戲的鍛煉,我終于認識到自己在辨色能力上恐怕力不從心……我死了畫色彩的心,老老實實拿起鉛筆從素描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