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書、看書,以及失去它們。
今天早上有一則流言四處在傳,說Kindle要退出中國市場了。目前的狀況是,Kindle在兩大電商平臺的旗艦店一家消失,一家整體缺貨,我們沒法從這個現(xiàn)象得出“Kindle退出中國市場”的結論,但至少能看出它過得不太好。
去年(2021年)7月的時候,亞馬遜把我們這的電商服務停掉了,只留下跨境貿(mào)易和Kindle服務,現(xiàn)在Kindle又眼看著風雨飄搖起來。我有一臺Kindle Paperwhite 2,2014年買的,我在上面看了不少書,從《古龍全集》到《海伯利安》,再到《棒球英豪》漫畫,什么類型都有。后面慢慢不用了,一是覺得自己更喜歡紙質(zhì)書,二是Micro USB充電口有點跟不上潮流。
至于網(wǎng)友們調(diào)侃的“壓泡面神器”,我從來沒試過,怕進水蒸氣和過熱,更不愿意與這種“段子”為伍?,F(xiàn)在的電子產(chǎn)品已經(jīng)不是鐵板一塊了,小時候我們把諾基亞手機當沙包玩,扔到幾米高的天上玩“叫號”——這是一種擲沙包游戲,一人向天空扔沙包,由另一人接住——手機摔下來一點事沒有。
我并不想在這篇夜話里談我和Kindle的回憶,它們不太重要。更令我擔心的是,如果某天Kindle真的退出了市場,我們購買的電子書還能存在嗎?
這事兒其實在不同的領域都有過討論,小島秀夫之前也發(fā)文章討論過實體版游戲和數(shù)字版游戲的問題。如果某一天PSN不干了、Xbox商店不干了,我們的游戲還在嗎?GOG商店之前力推了“免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數(shù)字版權管理),差不多就是不在購買后設置“聯(lián)網(wǎng)檢測”“正版檢測”之類的東西,讓玩家買到的游戲完全屬于自己。但GOG目前過得也不太好,“免DRM”并不能讓大量消費者們拋棄順手的Steam和送游戲的Epic,紛紛轉(zhuǎn)投GOG的懷抱。
但說真的,不管是游戲、圖書、電影或音樂,是否要DRM限制都是個值得被討論的事,在數(shù)字平臺上買的東西總讓我有點不安全感,像是租的(實際上基本也是),而實體書、實體光盤,或者至少下載的免DRM游戲們至少還是自己的。
雖然實體介質(zhì)也有相應的問題——像是光盤的老化、紙質(zhì)書的紙張損壞,還有倉儲成本,但終究比數(shù)字版讓人安心點吧……大概。
我始終留著一點對實體物品的情感,之前玩“寶可夢”卡牌的數(shù)字版游戲,換新客戶端的時候損失了不少值錢的卡牌。再是先前玩《魔獸世界》的時候,其中一個小號被盜走掛腳本,后來似乎被封了,也讓我損失了不少東西。這些記憶讓我對目前的“區(qū)塊鏈”或是“NFT”(非同質(zhì)化代幣)交易也喜歡不起來——是的,它有記錄,但你仍沒有太好的辦法阻止某個平臺的傾倒,如果一個NFT游戲停止運營,與它關聯(lián)的道具們雖然不會直接消失,但交易價值也會逐漸歸零。
我不是特別想談NFT,還是說Kindle吧——如果你跟我一樣有一個常用的Kindle,并在上面買過不少書的話,我的建議是找個辦法解除DRM,把你買的書存到本地。一個更好的方式是迅速閱讀它們,一本書只有被閱讀才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