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銀河系在我們現(xiàn)實社會之中的投影,已經(jīng)形成了龐大的IP帝國。這一“原力”在過去的33年之中,一直與游戲產(chǎn)業(yè)同在。
很久很久以前,一個遙遠的銀河系,一場波瀾壯闊的戰(zhàn)爭拉開帷幕。年輕的武士反抗邪惡的皇帝,天行者家族的宿命反復上演,原力的光暗兩面迎來新的平衡。這是喬治·盧卡斯打造的《星球大戰(zhàn)》。在將日本劍戟片、太空冒險、西部片以及希臘神話元素在二戰(zhàn)英德大戰(zhàn)的架構之上進行糅合之后,他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為億萬人津津樂道的現(xiàn)代神話,從38年前到現(xiàn)在歷久彌新。
2015年4月16日,第十屆星戰(zhàn)粉絲慶典在距離洛杉磯40多公里的安納海姆會議中心舉辦。超過6萬粉絲參與了這場盛大的聚會,從蹣跚學步的幼兒到耄耋老人,幾乎覆蓋了全年齡段的人群。粉絲們精心扮演著心目中的角色,其中許多COS裝甚至需要花去他們一年的時間來制作。但這些打扮成達斯·維德、歐比旺以及風暴兵的粉絲們?nèi)匀粯反瞬黄!?/p>
“在美國,幾乎沒有人沒聽說過《星球大戰(zhàn)》”,一位星戰(zhàn)主題網(wǎng)站的專欄作者這樣說道。即便一個人沒有聽說過天行者家族的故事,絕地武士、R2D2以及光劍這些經(jīng)典形象也會從其他領域?qū)ζ涫┘佑∠?。而在幾千公里之外的中國也是一樣——或許你并沒有看過《帝國反擊戰(zhàn)》,但至少你看過這樣一句話:“I'm your father”。
遙遠銀河系在我們現(xiàn)實社會之中的投影,已經(jīng)形成了龐大的IP帝國,在過去的38年間,《星球大戰(zhàn)》電影系列及其衍生品帶來了高達280億美元的累積收入。而這一“原力”在過去的33年之中,一直與游戲產(chǎn)業(yè)同在。
1977年,《星球大戰(zhàn)》的第一次亮相便讓觀眾如醉如癡:帝國級殲星艦(Imperial class)穿屏而過,經(jīng)過若干秒鐘之后仍然充斥整個屏幕,這一場景在當時絕度是見所未見的視覺奇觀。在1977年,許多人甚至愿意重新排隊幾個小時再次購票,只為了重溫電影帶來的震撼。而這種瘋狂的熱度給當時起步不久的游戲行業(yè)帶來了機遇。
在第一部電影上映之后,老牌桌游商帕克兄弟(Parker Brothers)公司最先從中看到了改編游戲的商機,他們從盧卡斯影業(yè)手中獲得了之后三部作品的游戲改編權。1982年,在第二部星戰(zhàn)電影《帝國反擊戰(zhàn)》(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上映兩年之后,該公司在Atari 2600主機上推出了同名授權游戲。
以現(xiàn)在的角度來看,這一橫向卷軸射擊游戲畫面粗糙簡單,就像當時的絕大部分電子游戲一樣,《帝國反擊戰(zhàn)》沒有劇情、關卡,以堅持盡可能長的時間為最終目標,游戲性差強人意。但在當時來說,它卻是一個突破。它不僅僅被雜志評論為“具有一流的視聽效果”,同時作為第一款《星球大戰(zhàn)》電影授權游戲,它也成功證明了在游戲行業(yè)IP改編的可行性。
這讓包括雅達利、南夢宮在內(nèi)的諸多公司在之后的幾年時間中,接連推出了自己的《星球大戰(zhàn)》游戲產(chǎn)品。而對于技術具有極強前瞻性的盧卡斯也從中看到了游戲行業(yè)的前景。在1982年,第一款《星球大戰(zhàn)》游戲上市的同年,喬治盧卡斯成立了自己的“盧卡斯影業(yè)游戲”,也就是之后的“盧卡斯藝術娛樂公司”。
但或許出于某種審慎的態(tài)度,盧卡斯藝術娛樂在成立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推出自己開發(fā)的《星球大戰(zhàn)》游戲,只是將這一系列授權給其他廠商進行開發(fā)。而《星球大戰(zhàn)》游戲的授權也在1983年正傳三部曲中最后一部《絕地歸來》(Star Wars: Episode VI - Return of the Jedi)上映之后被收緊,在1985年到1991年長達6年的時間里,僅有南夢宮和JVC在1987和1991年發(fā)布了兩款產(chǎn)品。直到1993年,成立11年的盧卡斯藝術娛樂經(jīng)過《猴島小英雄》(The Secret of Monkey Island)等一系列作品獲得了市場成功之后,終于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星球大戰(zhàn)》游戲,《X翼》(X-Wing)。
對于擁有IP的盧卡斯藝術娛樂來說,他們有著極高的改編自由度,以及對于游戲表現(xiàn)的更高追求。作為IP產(chǎn)品的一部分,盧卡斯藝術娛樂想要的并不是像其它購買授權的廠商一樣,在原本世界觀基礎之后構建游戲,來討粉絲的歡心,對于他們來說,游戲產(chǎn)品本身就是世界觀的一部分。
盧卡斯藝術娛樂在《X翼》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人物,義軍飛行員凱恩·法蘭德(Keyan Farlander),這一任務的故事在之后被收入到了《新絕地武士團》(New Jedi Order)等系列小說中。而就游戲本身來說,作為最早的3D飛行模擬游戲,《X翼》具有很高的難度,以及對于設備技能的高要求,而其開創(chuàng)的原作加資料片模式也一直在之后伴隨著幾乎每一套PC版星戰(zhàn)游戲。
直到1999年,盧卡斯影業(yè)重啟《星球大戰(zhàn)》電影推出前傳三部曲之前,盧卡斯藝術娛樂已經(jīng)推出了超過10款游戲產(chǎn)品,而幾乎每一作都有獨到的創(chuàng)新之處,比如緊跟id《Doom》推出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星球大戰(zhàn):黑暗原力》(Star Wars:Dark Force)。而隨著新世紀計算機遵循著摩爾定律增強性能,以及電影新三部曲讓星戰(zhàn)這一主題的熱度再度提升,盧卡斯藝術娛樂也有了更廣闊的發(fā)揮空間。
可以說,盧卡斯影業(yè)和喬治·盧卡斯本人對《星球大戰(zhàn)》游戲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于對《星球大戰(zhàn)》圖書的重視程度?!缎乔虼髴?zhàn)》游戲幾乎全部由盧卡斯藝術娛樂親自制作或者發(fā)行,而圖書等產(chǎn)品雖然同樣構成整體世界觀,但是它卻是交由第三方出版發(fā)行的。這一點或許我們可以從《星球大戰(zhàn)》周邊產(chǎn)品的銷售業(yè)績上得到佐證:截至2014年,《星球大戰(zhàn)》周邊產(chǎn)品收入最高的是玩具,而138款視頻游戲以38億美元的總收入緊隨其后。
但隨著游戲產(chǎn)品的全面展開,無論是2003年開啟的《星球大戰(zhàn):舊共和國武士》(Star Wars: 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系列還是之后的《星球大戰(zhàn):原力釋放》(Star Wars: The Force Unleashed)這些成功作品,在獲得了大量粉絲的好評也同樣遭受詬病。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在過去的30年中,觀眾的口味逐漸提升,游戲開發(fā)商在《星球大戰(zhàn)》這一主題上進行的嘗試已經(jīng)很難再讓觀眾體會到當年第一次玩到《X翼》,第一次體驗第一人稱射擊《黑暗原力》時的那種驚奇感。
2012年,喬治·盧卡斯萌生退意。在同一年,他接受了迪士尼40億美元的報價,將星球大戰(zhàn)這一品牌交到了迪士尼的手中。而也正是在同一時間,借助同樣擁有悠久游戲歷史的迪士尼公司,《星球大戰(zhàn)》開始在移動平臺上誕生新的分支。
2013年4月,在收購盧卡斯影業(yè)不到一年之后,迪士尼關閉了擁有三十年歷史盧卡斯藝術娛樂工作室。僅僅留下了《星球大戰(zhàn)》IP授權的相關業(yè)務。有外界評論認為盧卡斯藝術娛樂在動作游戲流行的時代并不能夠提供優(yōu)秀的作品,在2010年推出《星球大戰(zhàn):原力釋放2》之后,就再無建樹,但營收水平的下降是工作室關閉的主要原因。
在2012年迪士尼接手的時候,這間工作室便已經(jīng)無法為迪士尼提供所需要的高利潤,其營收從2006年的1.73億美元下滑至2012年的5500萬美元。雖然在當時,盧卡斯藝術娛樂還有《星球大戰(zhàn):1313》等兩款作品正在開發(fā)中,但被迪士尼關閉也是早晚的事情。
在盧卡斯藝術娛樂的終結之后,《星球大戰(zhàn)》游戲正式進入了迪士尼的時代。雖然在此之前,《星球大戰(zhàn)》也曾多次推出基于Java平臺或是塞班平臺的移動游戲,在被迪士尼收購之前盧卡斯藝術娛樂也在iOS平臺上試水性質(zhì)地推出過《達斯摩爾:我》(Darth Maul Me)等應用,但以我們現(xiàn)在標準而言的移動平臺《星球大戰(zhàn)》游戲,還是要從迪士尼收購之后算起。而由于最近兩年內(nèi)除了明星作品《星球大戰(zhàn):前線》(Star Wars:Battlefron)之外在傳統(tǒng)平臺上《星球大戰(zhàn)》IP幾乎毫無建樹,移動平臺產(chǎn)品的發(fā)展也成為了迪士尼收購之后的鮮明主題。
我們曾經(jīng)在文章中這樣描述迪士尼的游戲事業(yè)發(fā)展模式:通過第三方合作配合自行研發(fā),打造多樣化游戲類型,并且配合IP迅速找到適用人群。這一特點從二十世紀初一直延續(xù)到2012年《星球大戰(zhàn)》并入迪士尼的龐大帝國,并且對于之后的移動游戲時代產(chǎn)生持續(xù)影響。在迪士尼看來,移動游戲是一個獨立于傳統(tǒng)平臺游戲的新領域。為了避免之前合作開發(fā)時代遺留下的問題,盡管擁有大量的游戲資源,但是他們很少將其他平臺上的作品搬到手游領域,即便是改編也并不常見。這與Square Enix、Capcom、SNK這些日本公司有著明顯的區(qū)別。而對于《星球大戰(zhàn)》系列來說同樣如此。
2012年12月,《憤怒的小鳥:星戰(zhàn)版》在iOS平臺發(fā)布,這成為了易手迪士尼之后,《星球大戰(zhàn)》這一IP在移動平臺上的初啼。在2012年那個《憤怒的小鳥》還正紅火的年頭,這款作品憑借兩方面IP的強勢受到了市場的歡迎:最高的時候,它曾經(jīng)在全球61個國家取得暢銷榜第一的位置。而這正是迪士尼所期盼的市場前景。
“選擇一個目前市場上最為火熱的游戲開發(fā)商,與其展開IP的深度合作,推出擁有《星球大戰(zhàn)》IP的,最符合市場需求的移動游戲作品?!蔽覀冎饾u從迪士尼之后的作品中看到了這樣的策略。就像在2015年CJ期間,迪士尼互動亞洲區(qū)總經(jīng)理Justin Scarpone所說的那樣:迪士尼手握星球大戰(zhàn)這一IP,要與“最好的游戲開發(fā)者進行合作”。在2013年之后,多款《星球大戰(zhàn)》手游作品在不同的細分領域推出,但問題是,這些作品大多模式的固化。換個角度來說,它在游戲玩法的創(chuàng)新方面并不能讓人滿意。
無論是2013年與Konami合作的《星球大戰(zhàn):原力收集》的傳統(tǒng)卡牌游戲玩法,還是2014年推出的COClike《星球大戰(zhàn):指揮官》(Star Wars:Commander),這些產(chǎn)品在精致的星戰(zhàn)IP之下并不能給玩家?guī)硎裁葱迈r感,這些游戲更像是給星戰(zhàn)粉絲的特供,而不是幫助全新玩家接近星戰(zhàn)IP的途徑?;蛟S,我們之前所提到的星戰(zhàn)IP在全球范圍之內(nèi)無人不知的情況是造成這些游戲策略的原因之一。
而進入2015年之后,隨著《星球大戰(zhàn)7:原力覺醒》電影的即將上映,迪士尼將更大的目標放在了通過《星球大戰(zhàn)》游戲在移動領域為電影做鋪墊上。在這一年,無論是《星球大戰(zhàn):起義》(Star Wars: Uprising)還是《星球大戰(zhàn):叛軍任務》(Star Wars Rebels: Recon Missions),以及最近上架的《星球大戰(zhàn):英雄之銀河》(Star Wars:Galaxy of Heroes),都有著這樣明顯的痕跡。但問題是,這三款與Kabam等知名手游開發(fā)商合作的產(chǎn)品,身上都有著似曾相識的痕跡,比如《起義》與Kabam的另一款APRG手游《魂之領主》(Spirit Lords)之間在玩法上的相似。而《星球大戰(zhàn):英雄之銀河》更是還原到了最基本的回合制卡牌模式上,只有建立在IP之上的收集要素是游戲中的亮點。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星球大戰(zhàn)》電影新系列的展開,我們將會在移動平臺上看到更多的《星球大戰(zhàn)》游戲的推出,而通過《星球大戰(zhàn):前線》的表現(xiàn),《星球大戰(zhàn)》IP也會契合未來的電影計劃推出更多傳統(tǒng)平臺產(chǎn)品。但或許我們很難再看到這些作品如同當年PC平臺上一樣,帶給玩家粉絲狂熱以外的驚喜,時代不一樣了。
如何在幾十年之后將這一IP發(fā)揚下去,對于迪士尼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即便是贊譽不斷的電影市場,也有人提出過尖銳的批評。雖然有著跨越兩萬年的歷史以及多達1.7萬個有名有姓的人物,但是《星球大戰(zhàn)》在經(jīng)歷幾十年的發(fā)展之后,也會面臨粉絲斷層的問題。而在游戲領域,這樣的情況或許會更加明顯。
而即便是被迪士尼譽為極具潛力的移動市場,相對于海外,國內(nèi)玩家對于《星球大戰(zhàn)》這一IP的熟悉和認知程度遠遠不及。如何融入這一市場環(huán)境,是迪士尼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事實上他們已經(jīng)通過和龍圖、中手游等國內(nèi)廠商合作進行本地化。但在以市場為準繩,沿襲既有產(chǎn)品的情況下,面臨缺乏新意的困境以及國內(nèi)移動游戲市場的激烈競爭時,我們?nèi)匀浑y以企盼《星球大戰(zhàn)》能有什么精彩上演。
與其懷念盧卡斯時代的榮光,倒不如著眼未來。愿原力與所有星戰(zhàn)迷以及星戰(zhàn)游戲同在。